本网讯(通讯员 陈卓阳)85后青年杨毅,是老河口市易弘种植专业合作社常务理事长。几年前,他积极响应家乡“两回两带”号召,返乡创办合作社,开启了他的“新农人”生涯,带领乡亲奔出了一条致富路。
大学毕业后,杨毅在正大集团从事会计工作。正大公司计划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竹林桥镇流转2万亩土地从事优质粮食种植项目。一次过年回家时他发现,虽然家乡的条件十分适合耕种,但农村常住人口逐年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土地谁来种的问题”从此成为他心中的一个结。
2020年初,由于正大集团的战略转移,将仙人渡流转的几千亩地集体打包托管,他在仙人渡邓营村和西张湾村负责人的劝说下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在乡情的感召和政策的引导下,他放弃企业优厚待遇,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创业,成立了老河口市益都红仁家庭农场。
创业初期,由于缺少经验,不掌握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他花光积蓄承包的土地入不敷出,亏损严重,最多的一年亏损竟达八十几万元。
接连的亏损、连续的碰壁,让杨毅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然而,每当看到村民们一张张淳朴的面庞、一双双渴望脱贫致富的眼睛,他又会激励自己重拾信心、坚持下去。
他及时摆正心态,向多方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调整发展思路,决定建立粮食烘干仓,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对家庭农场也有了新的定位。
在“两回两带”政策的支持下,粮食烘干仓选址建设、执照申请、审核批复等流程都快速通过。就连最大的资金困难,政府也帮忙解决了,为他提供了180多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在多方的努力下,他逐步将承包的土地扭亏为盈,还成立了现在的易弘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方式也由原来的单一种植转变为现在的集粮食种植、仓储、烘干、大米深加工等综合性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已帮助130名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年用工量超过1200人次,合作社社员年平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在发展壮大合作社的同时,杨毅也在不断钻研专业技术,被农业农村部推荐参加乡村振兴农业领军人才头雁项目培训,顺利完成中央广播大学举办的耕耘者培训计划,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经理人中级职称,被襄阳市总工会评选为先进个人,被授予老河口市“两回两带”争先之星等多个荣誉称号。
未来,杨毅还计划在现有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田园综合体,探索“农业+”的发展模式,布局稻田农庄、稻田民宿、露营采摘、垂钓赏花等项目,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带到田间地头,带动更多的老乡投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融媒体中心编辑部)
中共老河口市委 老河口市人民政府主办 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荆楚网提供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9022823号-2 鄂公网安备 420682020000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网备案证编号420405
版权为老河口网 www.laohekou.com.cn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老河口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邮箱:lhktv000@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