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 黄嘉欣 郭哲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引丹渠通水50年来,已经成为保障襄阳市粮食安全、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的关键性综合基础工程。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如今的引丹渠依旧在谱写自己的华彩乐章。
在竹林桥镇马湾村,作为村里的种植大户,王建敏今年首次尝试种植600亩水稻,现在正是晚稻的扬花灌浆期,为了保障水田里不缺水,他需要24小时给水稻灌溉,看着自家长势良好的稻穗,王建敏喜出望外地说:“今年,前期雨水充沛,我们田间管理也比较好,每一个籽粒都灌得满满的,得益于我们今年有水。”
“田里不缺水”的情况,对于两年前的马湾村人来说,想都不敢想。马湾村所在地,正是鄂北岗地,典型的“旱包子”,地势高、陡坡多,常年干旱缺水是常态。虽说当地农户每年也种两季作物,但都以旱作物为主,就这样还要“靠天收”,遇到大旱天,减产减量不可避免。为了解决村里“旱包子”的现象,2022年,村里新修了泵站、铺设了管道,马湾村的地终于有水了。
王建敏说:“原来种玉米,基本上就是保本。自从改了水稻之后,每亩田我们要增收三四百块钱。”
大中型灌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战场。引丹灌区科学调度,沿线村镇增加泵房。通过提灌,马湾村的农田“喝上了水”。当年村里就有600多亩旱地改种水稻,今年又再增加300亩水稻田,同时以往“望天收”的现象也不复存在。
竹林桥镇马湾村村民马新房说:“今年,我小面积试种了一块水稻田,这以后有水了,准备明年大面积种植。”
从没有水不能种,到有了水就试着种。今年,在种粮大户王建敏的带动下,大家改良种质,加强田管,大面积改种水稻。
竹林桥镇马湾村村委会主任邓曼曼说:“不缺水了之后,现在可以向上申请资金或者申请项目过来,给我们平整土地之后,把小田变大田,旱田改水田,让村民们增产增收打下基础。”
中共老河口市委 老河口市人民政府主办 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荆楚网提供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9022823号-2 鄂公网安备 420682020000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网备案证编号420405
版权为老河口网 www.laohekou.com.cn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老河口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邮箱:lhktv000@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