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 徐文博 李靖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和群众路线,以“毛哥工伤调解室”为载体,通过创新“预防—调解—回访”全链条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以务实作风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新样本。
立足工业园区企业集聚、产业工人众多的特点,该局创新“固定站点+流动调解”模式,在设立工伤中心等3处固定调解站的基础上,将服务延伸到生产车间、医院和职工家中。
“毛哥工伤调解室”负责人朱建如说,今年,我们累计开展8次上门调解服务,大大减轻了行动不便职工的负担。目的就是让职工少跑腿,矛盾不升级。
今年初,某企业劳务派遣员工王某作业时被重物砸伤导致腿部骨折。调解室接到王某夫妇求助后迅速介入,仅用15天便促成双方就工伤待遇达成调解,王某顺利拿到了企业支付的1万元工伤赔偿金预付款。
工伤职工王某爱人饶女士感慨地说:“我觉得调解中心真的是把我们职工的权益放在心上,很负责任,帮我们争取到了一个好的结果。今天我们拿到了调解的预付金,很高兴,感谢调解中心对我们的帮助。”
工伤调解是人心工程。调解室总结出的“一线四心”工作模式,成为化解纠纷的“金钥匙”。通过“听、看、查、访”四步工作法掌握事实核心,以同理心搭建信任和沟通的桥梁,用通俗语言解读法律政策,并主动为困难职工协调救助金和就业培训。同时,调解室引入行业专家参与调解,为纠纷双方提供专业意见,实现“法理刚性+情理柔性”的多元帮扶,让矛盾化解既有温度又显力度。
朱建如说,首先,要先平复情绪,再讲法理。职工受伤时最需要的往往就是一个态度,是被看见、被尊重。
调解室不仅解决纠纷,还积极推动工伤预防关口前移。针对机械制造、木业等高风险行业,“毛哥工伤调解室”联合应急管理、司法等部门开展20余场安全生产情景模拟教学,累计培训超过500名职工。
朱建如说,每调解一起纠纷,就要消除一处隐患。我们是调解员,也是安全生产监督员。现在,95%的工伤争议都可以在庭前得到化解。
今年3月以来,调解室成功调解5起工伤纠纷,为职工追回待遇41.5万元,协议履行率和当事人满意度均达100%。
朱建如说,每次看到职工露出笑容,与企业握手言和,我都感觉到我们的工作意义重大。
市人社局以作风之变解群众之难,是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践之一。用行动诠释责任,以专业守护权益,工伤纠纷化解的“老河口方案”正在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写下生动注脚。
朱建如表示,下一步,调解室将继续扎根一线,不断探索创新,为工伤职工和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企业稳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共老河口市委 老河口市人民政府主办 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荆楚网提供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9022823号-2 鄂公网安备 420682020000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网备案证编号420405
版权为老河口网 www.laohekou.com.cn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老河口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邮箱:lhktv000@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