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崔涛 张显锋)近年来,我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综治中心与法院深度融合,发挥好诉调对接、指导调解、速裁快审三项职能,助力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截至目前,我市成功调处各类纠纷3437件,为绘就基层善治“新枫景”贡献了司法力量。
构建“三点支撑”,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做实服务“驻点”。在综治中心后端设置诉讼服务功能区,安排专人负责立案登记和案件流转,搭建纠纷“分诊台”;设立法官工作室、指导调解处和速裁法庭,实现司法流程闭环处理。破解治理“难点”。加强调解员、入驻干部等力量的法律指导及业务培训,通过案例剖析、法条解析、法律咨询、参与化解等方式,做实双向交流机制,有效提高了纠纷调解成功率。疏通治理程序“堵点”。与综治中心共同构建“调解——立案——审理——执行”闭环解纷机制,设立执前和解工作室,实现立审执调衔接。对调解失败案件及时转入诉讼程序,对调解成功案例及时进行司法确认或出具调解书,今年以来已完成司法确认456件,保证了调解协议能执行、能落地。
建立“三效协同”,探索分层解纷模式。注重服务提效。积极推动法律文书与先行调解工作深度融合,将常用的起诉状、答辩状等67种法律文书,制作为示范文本电子二维码,方便群众线上获取,印制100册空白示范文本摆放在引导受理区,帮助群众规范表达诉求,既减轻了诉累,又提升了调解效率。注重审调时效。组建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速裁团队,2名法官和2名书记员常驻综治中心,建立简案快审“绿色通道”,做实指导调解工作,案件审理周期大大缩短,提升了综治中心治理水平。注重化解成效。聚焦“两资三能”工程等中心工作,联合职能部门设立道交、家事、劳动争议等专业调解室,优化“法院+工会”“法院+人社”“法院+工商联”等模式,推动批量化、类型化纠纷源头化解,已成功调解劳动人事争议纠纷103件,帮助200名劳动者追回400万余元的“血汗钱”,妥善解决某纺织公司集体性劳动人事争议案。
强化“三维赋能”,凝聚解纷工作合力。资源整合挖“潜力”。用好退休法官等“银发力量”,推荐5名优秀退休法官组成民商事诉前调解委员会,不断扩充“法院+综治中心”解纷资源库,为群众提供更多选择。协同联动强“合力”。积极参与每周会商研判,对案件办理和调解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2条,助力综治中心精准施策,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科技赋能添“动力”。依托法院调解平台和数字法院系统,建立在线申请、委托、远程调解、云端司法确认的“一体通调”机制,截至目前已办理“云调解”2190件,成功调处包括越南、挪威等跨国离婚纠纷。
中共老河口市委 老河口市人民政府主办 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荆楚网提供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9022823号-2 鄂公网安备 420682020000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网备案证编号420405
版权为老河口网 www.laohekou.com.cn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老河口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邮箱:lhktv000@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