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老河口网 > 新闻 > 部门新闻

我市创新基层治理联动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发布时间:2025-10-15 来源: 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

本网讯(通讯员 姜雁冰 崔涛 张显锋 庄姗姗)基层矛盾千头万绪,群众诉求多元复杂,如何实现纠纷化解再快一步、离群众更近一点?近年来,我市创新推行“法院+综治中心”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平台、效率、资源三维融合,构筑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截至目前,该机制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437件,完成司法确认456件,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夯实平台,实现司法服务闭环

市综治中心不仅是社会治理的“指挥中枢”,如今更成为群众解纷的“第一窗口”。走进大厅,后端的诉讼服务功能区格外醒目。这里设有专门的立案分流窗口,三楼则集中设置了法官工作室、指导调解处和速裁法庭,形成了功能完备、衔接顺畅的司法服务闭环。

“我们不是被动等案上门,而是把司法服务主动延伸到群众身边。”市人民法院一位驻点法官表示。除了空间融合,我市更加注重“软件”升级:法院定期组织调解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典型案例分析和现场跟班学习,显著提升其依法调解能力。

此外,我市着力打通程序衔接堵点,构建“调解—立案—审理—执行”全流程无缝对接机制。特别设立执前和解工作室,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对调解不成的案件,迅速导入诉讼程序,确保纠纷不滞留、矛盾不升级。

  提升效率,推动解纷体验优化

“原来写起诉状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现在扫码就有模板参考,真是太方便了!”10月11日,一位正在市人民法院咨询的市民满意地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文书不会写、流程不熟悉、反复跑腿多”等问题,市人民法院将67种常用法律文书制成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获取规范文本参考,同时还在受理区放置纸质空白文本,供当事人随时取用。

效率的提升远不止于此。由2名法官、2名书记员组成的速裁团队常驻市综治中心,专门审理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通过“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审理,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大幅缩短。

针对劳动争议、家事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等高频纠纷类型,我市还整合工会、人社、工商联等多部门资源,在市综治中心内设立专业化调解室,实现“一类纠纷一站调解”。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劳动纠纷103件,为200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400余万元。其中,某纺织公司20余名员工集体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的成功化解,有效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受到群众好评。

  整合资源,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化解矛盾纠纷不能靠法院“单打独斗”。我市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聘请5名退休法官加入诉前调解委员会,借助其丰富经验开展调解,“银发力量”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的重要补充。

每周召开的综治联席会议,成为法院与各成员单位信息共享、协同处置的重要平台。通过共同研判复杂案情、提出司法建议,形成了“纠纷共治、责任共担”的基层治理合力。

科技赋能则为传统调解插上了“云翅膀”。依托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和数字法院系统,我市建立起“在线申请、视频调解、云端确认”一体化流程,实现了调解全过程“云端走”“掌上办”。截至目前,已完成在线调解纠纷2190件。

从劳动者拿到工资时的灿烂笑容,到当事人紧握调解员双手连声道谢,再到屏幕上纠纷当事人屏对屏“握手言和”……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场景,正是“法院+综治中心”工作机制生命力和实效性的生动体现。

社会治理创新没有终点,司法为民服务永无止境。我市通过“法院+综治中心”深度融合与机制创新,不仅跑出了矛盾化解的“加速度”,更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了扎实的湖北实践注脚。

中共老河口市委 老河口市人民政府主办 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荆楚网提供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9022823号-2 鄂公网安备 420682020000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网备案证编号4204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7420012

版权为老河口网 www.laohekou.com.cn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老河口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邮箱:lhktv000@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