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老河口网 > 部门网页 > 纪监委 > 工作之窗

【市纪网】老河口:“穿透式”调研 助力黑臭水体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3-07-18 来源:
 7月的大明渠草长莺飞、碧波荡漾,三三两两的居民在大树边乘凉聊天,好不惬意......

然而,不久前的大明渠却是另一番景象。“以前河水又黑又臭,大家避之不及,住在楼上的住户窗户都不敢开。”在老河口市大明渠附近居住10多年的王奶奶回忆起以前的样子,毫不遮掩。

今年2月,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开展“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调研走访时,多名居民向调研组反映此问题。调研组通过现场走访了解到,大明渠始建于1998年,由于渠道设施老化,导致雨天截污管道压力巨大,部分污水通过溢流口外溢,使大明渠水体反复污染,实施改造工程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工程是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工程,不能马虎。”调研组立即将此工作纳入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同时以“穿透式”调研的方式,把破解难题的“会场”搬到黑臭水体治理一线,通过查阅项目资料、现场查看施工进度、走访周边群众等途径,精准发现问题难点,全力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把脉问诊、保驾护航。

图为调研组在大明渠暗渠拆除治理工程现场查看施工进度

“个别区域的沉积物清理不够及时,仍有个别私人小作坊偷偷排放污水,请立即整改......”针对调研走访发现的问题,调研组当场向市住建局反馈问题,要求立即采取有力措施整改,并针对问题产生根源,压紧压实责任。

“收到提醒后,我们第一时间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纳入城建计划项目库,增派3支施工队伍、16台套机械加强清淤工作,此外会同商务局、城管局组建执法专班,对多处污水直排口和排水管网错接口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发现的违规排污的企业工地和单位现场送达执法文书14份,从源头上推动河道水质持续改善。”该市住建局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调研组的一线监督下,共排查、封堵排污口21处,累计完成渠道清淤2万米,新建民主路、梨花大道雨污分流管网1.7公里。

图为老河口市大明渠维多利亚小区段“黑臭水体”整治实景图

为促进黑臭水体“长治久清”,调研组督促住建局完善“一水一策”治理体系,并出台《老河口市大明渠污水直排问题整改长效管理机制工作方案》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以奖励惩罚、约谈问责、巡查管理等5大方面13项措施倒逼责任落实,对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巡查管护,让治理从‘看表面’向‘找病根’转变。

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将护航生态工作纳入监督检查重点范围,按照“室组乡”联动、“室组”“组组”协作等多种模式,坚决查处生态环保问题背后的责、风、腐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倒逼相关部门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截至目前,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处理处分6人,制发典型案例通报1期2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监督的再监督’,用铁的纪律将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建设成为阳光工程、明白工程、放心工程。”老河口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说。

 

 

主办单位:中共老河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老河口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老河口市纪委监委

联系地址:老河口市天河路33号

联系电话:0710-8221818 邮编:441800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9022823号-2 鄂公网安备 42068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