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老河口网 > 部门网页 > 纪监委 > 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重振老河口雄风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发布时间:2021-11-04 来源:
    

——中国共产党老河口市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将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及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在襄阳市纪委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目标,纪检监察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自觉担负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在学思践悟中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中强化政治监督。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等跟进监督,集中开展违建大棚房、违建别墅、供销社系统腐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粮食购销领域腐败、人防系统腐败、停车收费领域“微腐败”等问题专项整治,追缴各类资金2300多万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共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在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采取“大脚板+大数据”的方式,实施精准监督、穿透式监督,共发现和纠正突出问题345个,查处违反防控纪律问题56件,以有力有效的政治监督为我市成为全省首批“低风险区”、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做出积极贡献。

(二)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成效不断巩固拓展。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采取“节前警示提醒、节中暗访检查、节后快查快办”方式,对重要节点、薄弱环节作风问题常态化开展检查督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6起,党纪政务处分127人,组织处理32人,通报典型问题91起。全面取消廉政账户,根治礼品礼金收送行为。针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公职人员酒驾醉驾突出、个别事业单位招聘人员不规范等问题,从制度上找原因,促进完善制度规范,较好防范类似问题反复发生。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年整治行动,深入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违规向基层摊派任务、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查处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123起,下发通报15期,倒逼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真抓实干。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运用“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开展监督检查,追缴违纪违规资金50余万元,严肃惩治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追责问责145人,通报典型案例6期36人,推动“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摘帽后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政治巡察实现一届任期全覆盖,党内监督利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坚守政治巡察定位,完成对全市所有市级单位、部门、乡镇(街道)及所辖村(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巡察全覆盖,发现面上问题4082条,移交问题线索293件,党纪政务处分96件152人,清退追缴违规资金1650万元,实现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有机统一、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并重。出台《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办法》,构建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线索办理、督查督办、责任追究工作闭环,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7.58%。深化巡察成果运用,坚持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落脚点,聚焦国有资产管理、农地非农化、农村“三资”管理、财经纪律执行、规范学校托餐托管服务收费、规范国有直管公房的租赁市场秩序开展专项治理,着力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小事情”。针对制度性漏洞,推动建立健全制度1018项、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及措施13项,推动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

(四)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最大限度释放监督效能。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出台《“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常态化监督管理办法》《村组(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明白卡》,加强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问责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问题21起,对1家市直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加强“四个监督”①的统筹衔接,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精准运用“四种形态”②,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第一种形态964人次,执纪监督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坚持“监督靠前一步、问责退后一步”,开展“大监督、大整改、大问效”活动,发现并督促解决问题200多个,督促21家单位建章立制32项。此项工作得到襄阳市纪委肯定并在全市推广。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先后对219批次10856人进行廉政意见把关,做到该挡的坚决挡,该放的大胆放。坚持宽严相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③要求,出台《老河口市领导干部容错纠错暂行办法》,对5名党员干部进行公开容错纠错,持续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信号;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澄清保护党员干部115人,并对5起典型案例在全市公开通报,进一步释放“向诬告陷害者亮剑,为干事创业者撑腰”的强烈信号。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执纪审查工作实现五年“零申诉”。

(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

效监督机制。监察体制改革落地生威。成立监察委员会,并于2017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纪检监察“双剑合璧”,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现常态化制度化。抓住全省首批“同级监督”试点县市重大契机,在制度框架内大胆探索、持续创新,制定《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任务清单》,推动监督工作具体化常态化制度化,实现了对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全覆盖。我市探索的“4321”监督模式在全省推广。完成派出机构改革。顺应党政机关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将原有派出派驻“4+10”模式,优化整合为8个派出纪检监察组,工作机制更加理顺、监督质效稳步提升。

(六)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目标,持续提高治理腐败效能。坚决有效惩治腐败。坚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持续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严肃查处毛新年、邓维政、徐海林等严重腐败案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277件,其中,乡科级干部13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90人,留置18件18人,移送检察机关19人。对5起党员干部“不知敬畏、不知止”多次违纪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查处一批教育医疗、食药安全、养老社保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眼前。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开展纪委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企业、“企业家进纪检监察机关”等活动,连续五年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助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坚持有“伞”必打、有“网”必破,精准运用“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6件35人,对5名违纪违法政法干警进行公开处理。市纪委被评为襄阳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注重提升以案促改效能。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针对执行“三重一大”规定不规范、违规租用单位内部职工车辆、财务制度执行不严等问题,发放纪检监察建议书68份,精准“点穴”督促问题整改。大力推进清廉老河口建设,袁书堂“红廉”教育基地作为廉行襄阳H5亮点之一被襄阳市纪委重点推介;举办“树清廉家风 建幸福家庭”,“清廉老河口”家风作品、廉政微视频征集,“送廉戏、树典型、敲警钟”等活动;编印违纪违法干部警示教育录、拍摄《集体决议之“幌”》等5部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警示、震慑、教育身边人。

(七)推进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在斗争一线锤炼政治品格。坚持以上率下,市纪委常委会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集体学习制度,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政治责任。全员培训强化能力建设。强化政治和业务培训,加强轮岗交流,促进多岗位锻炼;分5批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选派15批次干部到中央、省纪委培训,选派76批次干部到上级跟班跟案锻炼;制定市纪委监委机关干部干事创业办法,激励纪检监察干部在“赛中学”、在“竞中强”;7名纪检监察干部先后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3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获得襄阳市级以上表彰。不断加强执纪执法权监督约束。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自身权力监督制约体系日趋完善。坚持刀刃向内,对执纪违法、执法违法者“零容忍”,对4名违规违纪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严肃处理,队伍纯洁性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市纪委先后荣获襄阳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襄阳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执纪办案、廉政宣传、案件审理等多项工作受到上级纪委表彰。

五年砥砺拼搏,五年春华秋实。在襄阳市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圆满完成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任务,全市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氛围日渐浓厚,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升。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接收信访举报量和立案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信访举报量比2017年下降51%,2021年立案数比2020年下降52%。五年来的成绩,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襄阳市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勤付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正风肃纪反腐永远在路上,我们的工作与党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少数单位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不严不实,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仍然多发;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然多发,“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隐患仍然存在;少数纪检监察干部执纪执法能力与高素质专业化要求还有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未来五年,是老河口市加快高质量发展、冲刺中部县域经济五十强和全国县域经济百强、重振老河口雄风的关键阶段,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清廉老河口”建设为引领,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全市“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坚定不移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紧扣“两个维护”,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监督任务,分层分类制定政治监督具体方案,加强跟进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重振老河口雄风,同频同步开展靶向监督检查,确保“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把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作为做实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督促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加强对疫情防控的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护航疫后重振,积极促进优化营商环境,选择重点项目,探索采取专项监督、解剖式监督、体验式监督、满意度评议等方式开展穿透式监督,坚决纠治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二)坚定不移一体推进“三不”战略。强化系统思维,把“三不”一体推进方针全面贯彻到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切实增强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毫不动摇,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前,对不敬畏、不在乎、屡教不改的,坚决查处、公开曝光。把握“惩、治、防”辩证统一关系,坚持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以更高站位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切实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探索开展“纪法廉动”大宣讲活动,让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知纪、明纪、守纪。建好用好市委党校、西关、大张沟等勤廉教育基地,接续推进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不断深化清廉文化主题系列活动效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害怕被查处的被动“不敢”到制度约束的严密“不能”,走向思想深处的主动“不想”。

(三)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发扬钉钉子精神,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对“包装式”落实、“一刀切式”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准施治,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从严查处,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严肃整治和查处“把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成了、做成了当做好了”以及“推诿扯皮、消极应付”“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往实里做、往实效处做。每年选择1—2个群众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一个一个治理。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以争创“六个清廉”④为载体,深入推进“清廉老河口”建设,挖掘老河口本地红色资源,推动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亲清政商关系、“拼抢实”的干部队伍,努力打造“政治生态好、用人导向正、干部作风实、发展环境优”的清廉老河口,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四)坚定不移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坚持执纪执法为民,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压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既查处典型问题,又推动标本兼治。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解决问题贯穿监督检查始终,推动惠民、惠企政策落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巡回下沉遍访,切实化解一批“硬骨头”信访问题;推动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常态化,坚决惩处涉黑涉恶“保护伞”;强化对“小微权力”监督约束,探索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重点“三资”提级监督,以监督执纪的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五)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关键少数”,立足政治监督定位,精准落实政治巡察要求,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确保市委重大决策和工作安排部署到哪里,巡察监督就及时跟进到哪里,推动巡察工作向基层延伸。立足常规巡察,有针对性开展专项巡察、机动巡察和巡察“回头看”,提高全覆盖质量。持续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强化党委(党组)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加强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探索建立健全整改促进、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巡察联系群众纽带作用,有效贯通带动各类监督,完善巡察联动机制,探索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果运用、信息共享、力量配置等方面联动的途径和方式,让监督“尖兵”愈显神勇,使巡察“利剑”愈显锋芒。

(六)坚定不移构建高质量全覆盖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政治引领作用,切实把监督融入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之中。推动“四个监督”统筹衔接,以大监督、大整改、大问效“三大”活动为抓手,探索“室组地巡”联动监督有效模式。探索构建职责清晰、优势互补的监督工作体系,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做深做细日常监督,从小事情里把准大政治,用小切口推动解决大问题,让干部感受到监督、习惯被监督,让群众知道监督、参与监督。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大胆容错纠错,加大澄清正名力度,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做好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跟踪回访工作,促进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统筹派驻、巡察、乡镇纪检监察、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基层监督力量,稳步提升“末梢监督”质效,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探索“两通报一评议”⑤监督方式,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监督方式,发挥信息化科技化手段在政治生态研判、推进精准监督、发掘问题线索、情报分析等工作中的作用,推进信息化设施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

(七)坚定不移从严从实自我监督约束。坚持政治机关定位,持续打造模范型、学习型政治机关,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弘扬“胸怀大局、担当善为、严谨细致、精准高效、争创一流”的机关文化,彰显纪检监察风采。市纪委常委会带头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从自己做起、严起,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加强全员培训,强化纪法意识、纪法思维、纪法素养,做尊纪尊法、学纪学法、守纪守法、用纪用法的模范,成为纪法皆通的“专才”。坚持刀刃向内,坚决整治“灯下黑”,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以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确保干部安全、队伍干净、机关清正,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出色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奋进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各位代表、同志们,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苦干实干,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奋力谱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重振老河口雄风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主办单位:中共老河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老河口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老河口市纪委监委

联系地址:老河口市天河路33号

联系电话:0710-8221818 邮编:441800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9022823号-2 鄂公网安备 42068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