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老河口网 > 专题专栏 > 强国复兴有我·榜样的力量

逐梦新时代的“板车剧团”——记襄阳楷模、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2022-09-17 来源: 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

京剧大师梅兰芳说,一个古老剧种,能够松柏常青,是因为它随时进步。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历经66年风雨。上世纪70年代拉着板车下乡送戏,被原文化部授予“板车剧团”称号,成为全国“三面红旗”剧团之一。 

时代的快进音下,湖北越调这个剧种风雨飘摇,一度濒临失传,关键时刻得益于老河口剧团人的坚守而迎来转机。《黄河绝唱》《曾真的故事》《生死一票》《良知作证》等文艺精品精彩不断,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全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屈原文艺奖等重磅奖项接踵而至,湖北越调因此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一位团长临危受命 

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下简称传承中心)里,河南籍演员不少,团长王新民是其中一个。 

今年57岁的王新民是河南淅川人,幼时就被戏校选拔为唱戏的苗子。1984年,他到了老河口市曲剧团。彼时同在一城的老河口市豫剧团,红极一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因拉着板车送戏下乡,被原文化部授予“板车剧团”称号,是全国“三面红旗”剧团之一。时任团长汪爱枝,人称“鄂西北一枝花”,曾代表剧团赴日本交流。 

王新民回忆,那时看电影,正片前面的加演片基本就是老河口豫剧团的戏,“我只有向往她的份”。伴随着电视机、电影录像的兴起,短短几年王新民所在的曲剧团解散,他不得已到一家纺织公司跑销售,倒也干得风生水起。 

本以为再与戏曲无缘,没承想,1992年的3月,老河口豫剧团排一场戏缺演员,找到了他。尽管当时跑销售收入高出了唱戏好几倍,但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重返戏曲生涯。 

一部作品改变命运 

回是回来了,剧团却每况愈下。为维持生计,剧团不得不承接开业庆典、红白喜事等演出。窘迫迷茫维系到了2013年。这年9月,老团长退休,王新民被推荐接任团长。那时的剧团设施陈旧,人心涣散,四五十名人员,人平工资五六百块。时年49岁的王新民想了又想,最终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第二年,湖北省举办第二届地方戏曲艺术节。王新民敏锐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正好趁机排一部精品大戏,但这个想法不被很多人看好。缺钱排戏,他就自掏腰包垫付3.6万元 ,加上剧团书记凑的2万元,终于启动这个项目。靠赊账请了编剧和导演,再一个个做工作聚拢阵容。五易其稿反复排练,一部反映婆媳关系的现代豫剧小戏《看孙孙》完成了。 

2014年6月,老河口豫剧团携《看孙孙》到武汉参加戏曲艺术节汇演。表演前,看到其他剧团的恢弘阵势,王新民觉得自己“太不艺术”。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轮到自己的节目上台时,这部仅25分钟、通过家长里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戏曲,现场响起了11次热烈掌声。 

《看孙孙》在这届艺术节上收获了优秀剧目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成为当年全省唯一的获“双一等奖”的精品剧目。 

半年内,这出小戏演出了50多场,场场爆满。一出小戏救活一个老剧团,老河口豫剧团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一群演员青春执着 

《看孙孙》的成功,令剧团上下工作热情高涨,剧团又制定新的目标——振兴湖北越调。 

湖北越调亦称“大越调”“襄河越调”,在老河口一带尤其繁荣。数百年历史,声腔优美、行头齐全,是全省22个剧种中仅有的两个大剧种的戏曲之一。 

但平均年龄52岁的团员班底,让王新民寝食难安,补充新鲜血液迫在眉睫。2016年冬天,他一个人穿河南到山东寻唱戏苗子,在山东定陶往曹县的坑洼路上,拦“电麻木”跑远路,冷风刺骨冻狠了,右手落下了手麻的后遗症。 

在老河口市人社、文化部门一起努力下,跑艺校、挖人才,分三批招进几十名年轻人。如今,剧团演员、演奏员加灯光道具等一共56人,30岁以下的就有30名。 

人招来了如何留住?老师退三线,青年往上站。57岁的副团长苑立珍,资历高过团长,“18岁那年,我也是作为人才,被从河北引到了老河口”。 

“我们靠后站,剧团才能生存发展。”懂得推陈出新的苑立珍,以老人的身份做老同志的思想工作,最终统一认识:舞台、工资、荣誉都向年轻人倾斜。青年演员劲头足,个个有绝活,人人有作品。25岁的孙帅康,2018年进剧团,从“男三”拼到“男一号”,如今既是剧团当红的文武小生,还是业务副团长。 

2017年,原创湖北越调大戏《曾真的故事》出炉,这部反映敬老孝亲主题,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元素的大戏,在第三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上绽放异彩。沉寂75年的湖北越调焕发新生,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也在这个“板车剧团”挂牌。 

2019年,传承中心推出的大型革命现代《黄河绝唱》,入围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受邀参加国庆70周年湖北省优秀戏剧作品展演月,到延安、上海等地进行了巡演。同年,该剧湖北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 

2020年抗疫期间,传承中心创作了湖北越调小戏《生死一票》,入选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名单文艺作品。2022年,原创湖北越调大戏《良知作证》喜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并被省委宣传部列入2022年度省级文艺精品创作扶持专项资金计划,全省仅有4个县市获得扶持。 

一腔热忱服务基层 

近年来,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传承中心坚持以民为本扎根基层,紧贴群众需求,组建“老河口市戏曲进万家文艺小分队”,平均每年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210余场次,观众超过25万人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优势,着力打造老河口市“七七剧场”传统文化演出品牌,每周六晚免费面向全市群众开展演出,平均每年开展惠民演出超过50余场。常态化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每年送戏进校园150多场,观众10万多人次,让广大青少年近距离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丰富了全市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全省“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传承中心加大力度服务基层群众,不仅将群众爱听爱看的曲目送到“家门口”,还创新宣讲形式,精心组织编排快板说唱节目《砥砺奋进谱新篇》,在各乡镇街道巡回演出,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群众听得懂、能明白的“地方话”“百姓话”融入其中,用“文艺+宣讲”的方式讲好故事、讲活道理。活动现场,大家跟着欢快的节奏一起唱、一起学,朗朗上口的段子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极大提振观众的信心,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2017年时的一项普查显示,我国348个戏曲剧种,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纂《中国戏曲志》相比,有47个剧种已消亡,17个濒临消亡。而在湖北,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湖北越调、荆州花鼓戏等32个戏曲种类都在传唱。这些都让湖北的戏曲人才实力得到提升。基于这一背景,王新民不无乐观地说:“传统戏曲的春天,还会再回来!” 

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所有努力都值得。传承中心的演员说,想让全中国知道有一种湖北越调越唱越响,有一个叫老河口的地方,是他们逐梦的方向。 

中共老河口市委 老河口市人民政府主办 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荆楚网提供技术支持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9022823号-2 鄂公网安备 420682020000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网备案证编号420405

版权为老河口网 www.laohekou.com.cn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老河口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邮箱:lhktv000@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710-8241616 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